盧勝彥文集第272冊《 淨光的撫摸 》一問一答之間 佛教徒的交流


我在《我所知道的佛陀》這本書中寫出了真正的佛陀:
衪是無比燦爛的。
衪是充滿了力量的。 
衪是慈悲的。 
衪是智慧的。 
我明白什麼是佛教徒,這裡說的是「真正的佛教徒」,真正的佛教徒是了解佛陀的思想,又把佛陀的思想實踐的人。
不是表相膜拜。 
不是蓋大廟。 
不是求财、求子、求壽。 
不是算命卜卦。 
不是風水地理。 
不是販賣如來。
………………。
 
有一道光,讓我看了幾首詩,使我更明瞭「什麼是真正的佛教徒。」 
詩之一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不是說我比別人更純潔善良 
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需要去除 
我須要佛陀的智慧。 
詩之二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不是說我比別人更具足智慧 
而是我被太多的傲慢包裹 
我須要用謙卑來體味更浩瀚的世界 
詩之三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並不是因為我比別人好或壞 
而是要我瞭解到眾生的平等無二
我更須要去度化眾生 
詩之四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因為我只能愛自己所愛的人 
而佛陀卻能愛自己所恨的人 
並使他們具足智慧與慈悲 
所以我選擇學佛 
詩之五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不是為求財得財 
求求求 
而是為了了斷自己對一切欲望的執著 
詩之六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不是為了人生一帆風順 
而是為了坦然接受無常 
在任何殘酷的境遇之下 
從容如君王 
詩之七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不是說以愛的發心 
綁架他人 
而是為了用周到的智慧 
在隨順眾生中自利利他 
詩之八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並不是因為我要逃避人世、追求虛無 
而是深知日常生活處處是道場 
活在當下就是修行 
詩之九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我的生命並非從此不再遭遇挫折 
但是有了佛法相伴
挫折一一轉化成助我成長的因緣 
詩之十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恩 
單單想到今生有緣生而為人 
具備修行的能力 
又有機會遇善知識 
得以聽聞佛法 
就深心感動因緣不可思議 
 
詩之十一: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 
並不是因為外在有一個神 
而是我發現了本來具足的 
佛性
 
我讀了這十一首詩,覺得已道出了「真正佛教徒」的內義。
我甚歡喜。
這幾天,有一位牛津大學的佛教研究所的大教授,由英國飛台灣。
他就是理察學者。 
另有: 姚玉霜大教授。
………………。
 
要專訪盧師尊。
有一道光明引領我去讀了這些詩句, 原來是理察教授的東西。
令人敬佩不已,那麼複雜的佛學,給他這幾句話,就說中了。
又有: 
鄭庭河博士。 
陳秉瑋碩士。 
來專訪,祈願正法永住。